全红婵的水花让物理学“不存在”了 跳水运动员如何做到将水花压到最小?

据央视报道,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较量,女子单人十米台焦点对决,全红婵一路领先,比赛中五个动作拿到四个单轮第一,207C更是拿到满分99分,最终以458.20分力压陈芋汐夺冠,成为本站比赛双冠王。

最令网友惊叹的是她掌握的“水花消失术”,调侃物理学在中国跳水队上不适用。

一般情况下,运动速度越快,水花越高,运动员入水的速度越快,溅起的水花越高。运动员身体体积大小,运动员与水面的接触面积,与水花大小成正比。

那么问题来了,跳水运动员是如何减少与水面接触面识,从高跳台落下,实现水花最小化?

这与跳水的姿势有直接关联。

首先,这是固体与液体碰撞的问题,涉及流体力学的知识。当楔形物体入水时,由于不可压缩,接触的水体会向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,即楔形物体与水接触的斜面方向,受到撞击的水体会跃出水面,出现水花。

而方形物体与面水碰撞时,受到撞击的水体主要进行横向运动 ,在四周的水压力下,无法跃出水面。

入水时,运动员会一只手手掌放平,另一只手抓住手背,这样能保持身体稳定的同时,减少身体与水接触的面积。双手合十虽然会减少手掌与水面的接触,但是会使手臂弯曲,增大整个身体的入手面积,使身体躯干不稳,后续动作发飘。

因此,平掌入水溅起的水花要远小于双手合十入水的水花。

一个合格的压水花动作,包含以下要点:

1、由于跳水重力是身体体重的3-5倍,跳水时双腿一定要夹紧。在入水的过程中,躯干要绷紧绷直,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要发力,如果没有绷紧,入水时所受到的冲击,会推动身体部位发生偏离,产生较大的水花。

2、即使在空中旋转跳跃,闭着眼做了N个高难度翻转,也要找准时机。打开身体增加转动惯量,及时刹住旋转,收紧臀部,绷直双腿,让身体跟水面呈90度角,双手合十的祈祷式能减小阻力,让水花更小。

3、入水时,手臂需要夹紧头部并靠近耳朵,手臂必须要在正中间,靠前或靠后入水,躯干的稳定性降低,在入水时,水压会让身体变成拱型。

需要强调的一点,零水花标准不是一点儿水花都没有,而是水花很小,很快就能消散。

返回顶部